跳至內容
東華三院檔案及歷史文化辦公室
回到專題文章

從廣華醫院看中西醫此消彼長

2011年9月

《東華通訊》二0一一年 九月號

在香港擁有百年歷史的醫院不多,港島區的第一間華人醫院是東華醫院(建於1870年),九龍半島和新界的第一間醫院則為廣華醫院(建於1911年)。滄海桑田,透過廣華醫院在過去逾百年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在港英政府時期西醫主導的醫療體系下,香港中西醫此消彼長的演變。

十九世紀香港開埠初期,華人社會非常依賴中醫藥治療,西醫療法如打針、手術治療、剖屍等都與華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傳統價值觀存在矛盾,所以不為華人接受。可是社會人口不斷增多,政府不得不解決華人不願到西醫院看病而引起的公共醫療及衛生問題。1870年,港府終於撥地及資助支持一批華人領袖於港島上環籌建第一間以服務華人為宗旨的中醫院——東華醫院。

廣華創立 中西醫兼備

二十世紀初期,九龍及新界的人口不斷增加,為應付居民的醫療需要,籌辦一所醫院顯得刻不容緩。其時,在政府、東華醫院及九龍紳商推動下,在油麻地建成一間醫院,取名「廣華醫院」,有廣東華人醫院、廣濟華胞、服務社群的意思。對港府而言,這正是在華人社會引入西醫的良機,政府當時撥給廣華醫院興建醫院大樓的面積123,500平方呎,是東華醫院面積的2.5倍,可見其重視程度。在發展空間較大的情況下,廣華醫院在建築規劃方面仿效西醫院,設有手術室、西藥房等西方醫學設備;政府還資助三萬元建築費,不足之數約十萬元則由東華醫院總理從民間籌措得來。另外政府每年補貼六千元作為廣華醫院的經費。

廣華醫院創院時已備有中西藥治療,留院病人可自由選擇以中藥或西藥治療,贈醫施藥都是分文不收的。至於門診服務,由於中藥材價格昂貴,加上廣華醫院一直經費緊絀,所以未能負擔免費施贈中藥;相反,西藥治療因為得到政府補貼,所以門診金及藥費均不收費。由於早期華人對西醫仍然缺乏信心,所以廣華醫院在落成後的幾年(1911-1914年),中醫贈診的人次仍遠較西醫贈診人次為多。但在隨後的數年(1915-1922年),可能是基於經濟理由,中醫贈診人次開始下滑甚至落後於西醫贈診人次。

至1920年代,港府繼續透過廣華醫院大力推動西醫及西式醫院管理模式,期望讓更多華人在一個熟悉的環境裡慢慢適應西醫藥治療;另一方面,又以不同方法規限中醫發展,如限制中醫門診病人名額,不准增聘中醫人員、禁止中醫治療傳染病(將腳氣病、玉蜀黍病、瘴氣症定為傳染病)等,凡此種種都引起廣華醫院總理的強烈反抗,有「廢除中醫如同廢院」的激烈言論。

小婦人助中醫一把

然而,在1922年4月發生的一段傳頌至今的事件,卻幫了中醫一把。當時有一位隱名小婦人,有見廣華醫院中醫贈診不贈藥,竟前後四次捐贈合共50,580的巨款(當時物價低廉,全幢新建樓宇亦不過數千元),要求廣華醫院亦辦理施贈中藥。東華醫院的總理深受小婦人的誠意打動,遂另外籌措七萬餘元善款,成立一筆合共十二萬多元的基金生息,開始在廣華醫院施贈中藥。此後十數年間,選取以中醫免費門診治病的人次便大幅上升,由原本1922年的18,080人次逐年攀升至1935年的162,779人次,比西醫贈診的人次還要多,可見小婦人的捐贈直接令更多市民接受中藥贈診的恩惠。

1938年成立醫務委員會 確立西式管理

1931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及東華東院合併為一個組織——東華三院,由一個董事局統一辦理。東華三院合併不 久,即面對世界性的經濟大蕭條。1933年,形勢急轉直下,由於嘗產租金收入及捐款大減,東華三院連續數年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1937年中日戰爭開戰,大量難民湧入香港,東華三院的負擔更是百上加斤,董事局於是向港府尋求增加補助。在其後的一年,政府終應允對東華三院的醫務經費作全面補助,並成立「醫務委員會」加強對東華三院醫務的監管。當時,政府開出多項的補助條件,其中一項是要求東華三院轄下三間醫院逐漸廢除中醫藥治理病人。

究竟,東華三院當時有否同意接受廢除中醫藥治理病人的條件?從東華三院會議紀錄或信函上看,東華並不接受廢除中醫藥;但無可否認,醫務委員會成立後,廣華醫院的醫務和慈善被迫分家,由醫務部直接管轄醫療服務,資源來自政府補貼,較為充足;而慈善部則主要依靠民間捐獻,資源相對貧乏。在隨後的歲月裡,港府藉着資源調配制訂醫院發展方向,包括改善西醫醫務人員的待遇,增聘X光技術員、物理治療師等西醫專業人員、增設先進醫療設備如X光室、化驗室等,廣華醫院已逐漸確立西式醫院的管理模式。

1940年代二次大戰期間,政府又如何應付大量內地難民對中醫的需求?據東華三院的資料統計顯示,當時選取中醫治病的人數是選取西醫的八倍,但見中藥價格不斷提高,中醫藥服務更顯不勝負荷。為了更有效地運用資源,東華三院駐院中醫師合編了《備用藥方彙選》,收錄81條藥方,又將藥劑製成粉末。由於所有藥方已預先歸類81條藥方,醫師開診時只需從中挑選一條最合適的藥方,病人便可以提取藥粉即時吞服,無需煎藥,減省藥量開支之餘亦縮短處方和配藥時間。

以上「中醫西藥化」的措施雖是在資源匱乏下的權宜之計,但亦正正符合政府希望抑制中醫藥服務發展的想法。由於「中醫西藥化」改變了中醫治病因應病人體質特性處方的做法,所以亦削弱了中醫的治病療效和影響日後中醫的正常發展。

戰後擔任推動西醫先鋒

隨着戰後社會的民間思想逐漸開放,西方文化漸被受落,加上西藥治療成效高、死亡率低,華人對西方醫學的態度已出現顯著轉變。1950年代,港府促使廣華醫院擔任推動西醫的先鋒,透過廣華醫院普及西方醫學知識、翻譯外國醫學雜誌文章、主辦西方診治講座、替市民接種預防疾病疫苗等,改變已從治病滲透到生活文化的層面。

1958年開始的廣華醫院重建計劃得到政府積極的回應,獲得撥款數千萬元及增撥地方以擴大發展空間,並獲資源增設專科和購置先進的醫療設備。廣華醫院的規模不但得以擴充,而且還一躍成為本港最現代化的醫院之一,院方其後推行的一連串措施如1963年禁止上門接生嬰孩服務、1965年增設急救部、隨後成立血庫提供輸血服務、設立深切治療部、設立更多專科、將傳染病如肺結核、霍亂分流減少交义傳染等,都是不斷引進西方醫療技術的種種安排。

回歸後中西醫結合 互補優勢

1997年香港回歸及特區政府成立,可視為本港中醫藥發展的分水嶺。1999年7月14日,《中醫藥條例》於立法會通過,隨後在2000年,本港的中醫師可正式申請成為「註冊中醫」。在新的中醫藥規管的框架下,中醫藥的認受性與日俱增,加上政府期間宣佈,將容許公立醫院引入中醫藥試驗服務,東華三院洞悉中醫藥的發展潛力,開始推展一系列中醫藥發展計劃;其首項重點計劃為於2001年在廣華醫院成立本港首間集中醫藥治療、科研及教學於一身的「廣華醫院-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東華三院現有五間同類中心);2006年,東華三院率先在廣華醫院及東華醫院設立中西醫藥治療中心,為住院病人提供中醫藥服務(東華三院目前屬下五間醫院均設同類服務),融合中西醫療作業,建立更健全的中醫臨床架構;2009年,東華在廣華醫院又成立本港首間以中醫治未病預防保健為宗旨的「東華三院王澤森上醫館」,再創新里程。

百年廣華醫院,透視了中西醫此消彼長的轉變,亦是華人社會移風易俗的縮影,中間的演變歷程見證西式醫院管理方法得到推行與落實,而背後許許多多關於中西醫孰優孰劣的紛爭,是當時視界所限的歷史結果,更益見今天只管談論中西醫融合互補優勢的難能可貴。

隱名女士致東華三院信函,並捐贈巨款要求廣華醫院辦理施贈中藥。
《備用藥方彙選》輯錄「內科方劑」、「內科膏丹丸散方」及「外科跌打內服膏丹丸散方」藥方共81條。
返回最頂